訊息:
最新消息: 肌肉放鬆團體即將於10月2日於.....

 

我是哪一種焦慮症

 

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

  持續(至少6個月)對於日常瑣事過度擔心,如工作、家人健康、家務、約會等,干擾到日常的活動。常伴隨著身體的症狀(如心悸、過度換氣、頭痛、暈眩、拉肚子等)、倦怠疲勞、困難集中精神、肌肉緊張(肩頸痠痛)或睡眠問題(失眠、易驚醒、早醒)。

 

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

  恐慌症的核心症狀是複發性恐慌發作。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(甚至是睡覺時),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,突然產生莫名的驚恐反應,通常會在10分鐘內達到高潮。常合併嚴重的身心不適,強烈到好像快要死掉的恐怖感覺,如下列症狀:

心悸,心跳或心跳加快

出汗

顫抖

感覺呼吸急促或窒息感

胸痛

感到頭暈或暈倒

窒息感

麻木或刺痛

寒顫或熱潮紅

噁心或腹痛

害怕失控

害怕死亡

 

 

  許多人在經歷恐慌發作時會以為是正在面臨生命危險(如心臟病發作),常常趕去醫院急診室求助。患者會重複發作,又無法預知下一次會在何時發作,常常處於極度害怕的狀態,會極力避免處於曾經恐慌發作的地點或情境(如會害怕待在密閉空間,如電梯、飛機等) ,或待在家裡不想外出,而逐漸形成懼曠症

 

特定恐懼症(Phobias, Specific Phobia)

  特定恐懼症是指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產生莫名的恐懼,患者理智上知道他們的恐懼太過度,但是卻無法克服。恐懼的感覺會使患者極力去避免面對任何會令他們害怕的情境(例如搭飛機、密閉場所、電扶梯、高處、水、飛行、流血、恐懼動物如蜘蛛、蟑螂、蛇、狗等)

 

懼曠症(agoraphobia)

  懼曠症是指害怕處在很難逃走、尷尬或者恐慌發作時無法獲得幫助的情境。恐懼與實際情況常不成比例,一般持續六個月以上,影響到生活的功能。

  懼曠症患者常在下列情況下誘發恐慌發作:

使用公共交通工具

在開放的空間

在封閉的地方

排隊或在擁擠的人群中

獨自在家外面

  患者會極力的避免面對這種情況,如果無法避免時需要有人陪同或必須忍受強烈的恐懼和焦慮。未經治療的懼曠症可能嚴重到無法離開家,嚴重干擾正常的日常活動。

 

社交畏懼症(social anxiety disorder/social phobia)

  社交畏懼症患者會恐懼社交互動中的尷尬、羞辱、被拒絕或不屑一顧,感到顯著的焦慮和不適,雖然明知道害怕是過於強烈和不合理,卻無法克服它。患者會盡量避免處於這種情況,如果無法避免時必須忍受極大的焦慮。恐懼或焦慮會影響日常功能,持續至少六個月

  常見的例子如必須要公開演講、會見新朋友或在公共場合吃飯等情境,事前幾天就會過度擔心,事後也一直在意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。

 

分離焦慮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)

  患者對於和親密的人分離有過度的恐懼或焦慮。這種感覺已超出患者年齡的適當表現,對兒童而言,持續存在至少四個星期,對成人而言則存在至少六個月,影響到社會功能。患者可能會一直擔心失去他親近的人,會因此拒絕出門,睡著時會做有關分離的噩夢。在兒童期發展就會發展身體的症狀,可以持續到成年。